岳阳市政协常委、法制群团人资环委主任陈慧君反映:“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岳阳人曾引以为自豪的东洞庭湖已受到生活垃圾的严重污染。随着洞庭湖水上运输业迅速增长,挖运沙船骤增。据统计,东洞庭湖上现有挖沙船89艘,日过境船只1000艘(其中运沙船800艘),专业渔民2463户(8252人),副业渔民786户(2416人),机动渔船2408艘,辅助渔船332艘。每天至少有20000人在东洞庭湖上讨生活,吃喝拉撒全在船上。按人均1.5斤计算,每天可产生30000斤生活垃圾,一年可达5475吨。加之过往船只上的生活垃圾都没有专业处理,船上人员环保意识差,生活垃圾随出随丢,任意倾倒。沿湖居民垃圾清运处置意识和措施全无,把湖泊当作一个天然垃圾池,沿湖倾倒。日积月累,已对洞庭湖区造成了严重的污染。特别是一些难以降解的塑料制品,几十年在大自然中不能腐化,随着三峡截流和气候变化的叠加效应,洞庭湖连续多年水位下降,裸露的湿地上呈现出一片片肮脏的无法腐烂的塑料废品,尤以塑料袋为多,严重破坏了洞庭湖的生态环境。据渔业部门反映,常有洞庭湖中的珍稀动物,因误食了不能消化的塑料制品而夭亡。在地域上,东洞庭湖分别与岳阳县、华容县、汩罗市、临湘市、岳阳楼区、君山区、南湖风景区、临港新区8个县市区接壤,但没有一家对洞庭湖水域垃圾进行清运和处置;在管理职权上,洞庭湖分别涉及水务、环保、国土、林业、渔业、海事等26个部门,也没有一个部门行使对洞庭湖水上垃圾清运处置的职能,而且部门之间还相互扯皮打架。在岳阳市强力推进“五创”提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新形势下,加强东洞庭湖水域垃圾清运和处置、建立东洞庭湖水域环境卫生管理机构已迫在眉睫。
广州、珠海、中山、上海等沿海城市,包括我省西洞庭湖畔的益阳等地都已成立水上环境卫生管理机构,专职治理水域污染,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果,为岳阳市开展东洞庭湖水域环境卫生治理提供了宝贵的经验。现就建立东洞庭湖水域环境卫生管理机构建议如下:
1、明确职能职责。主要职责是:负责水面保洁、岸线保洁、滩涂保洁、船舶(码头)废弃物收集清运等工作;负责对我市内外湖保洁工作进行检查、监督和管理;负责对不文明的水域环境卫生行为进行教育和实施行政处罚;负责宣传水域环境卫生方面的法规、规章和政策。考虑其成立之初,加之东洞庭湖水面广阔,建议结合岳阳市城区水域实际状况,其工作地域暂拟定负责城陵矶码头至月山段的洞庭湖东岸沿线12公里水域(保洁宽度为从湖岸向湖中延伸25米),兼顾城区内南湖、芭蕉湖、吉家湖、东风湖等4个湖泊共计24.8平方公里水域的环境卫生管理和服务工作。
2、规范运作模式。水域环境卫生管理机构实行市场运作模式,按区域分片承包作业服务,公开对全社会竞标。根据2008年建设部《全国城镇市容环境卫生统一劳动定额》标准,需配备358名水上环卫工人,其中48人(管理人员20人、技术人员28人)可以全部从岳阳市环卫局现有人员中调剂,不另增编制。其余310名水上技术人员及其他作业人员全部实行劳务派遣,由中标单位管理。水上环卫机构择录人员最重要的条件是懂水性,在上岗前须全部通过相关部门的培训和考核。
3、配齐设施设备。按照2008年《全国城镇市容环境卫生统一劳动定额》标准,结合岳阳市水域环境卫生工作量,水域环卫管理机构需配备水上清扫作业船2艘、水面漂浮物打捞船7艘、船舶废弃物收集船1艘,船只购买及水上作业服务全部按照市场运作方式对外公开竞拍;同时需购置配备监督管理船1艘(供管理人员巡查使用)、地面移动吊车3台、垃圾压缩车2台、密封车3台、执勤车1辆、环卫作业码头6个,办公用房可从环卫局调剂。同时,为了与水上环卫作业配套,沿湖需新建5座垃圾中转站、改造3座垃圾中转站,新建30个垃圾屋。
4、加强配合协作。洞庭湖不仅是岳阳人民的母亲湖,更是湖南人民的母亲湖,东西洞庭本属一体,水面垃圾自然随波逐流而相互污染,所以只有环湖三市都成立洞庭湖水域环境卫生管理机构,才能确保湖面干净澄清。现在益阳市已走在全省前列,建议岳阳市紧随其后,并呼吁和带动常德市共同行动,为我们秀美的母亲湖洗颜扫尘。岳阳市交通运输局、市环保局、市地方海市局、长江海事局、东洞庭湖管理局、渔政局等有关部门单位要切实做好协调工作,在代收环卫管理费、环保监测、信息共享、秩序维护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和配合。
5、确保经费来源。东洞庭湖上过境船只已由岳阳市地方海事局按吨位收取了货港费,东洞庭湖水域环境卫生管理费,建议请物价部门核定每吨的费用,从货港费中列支,如果费用不够,也可以报省有关部门批准由岳阳市地方海事局伴货港费征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