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品质政协 > 理论研究

建设智能交通系统 实行全城电子监控

时间:2013-07-23 00:00    来源: 岳阳政协网    点击:

岳阳市政协委员、市政协法制群团人资环委兼职副主任、市委政法委副书记贾建湘反映:随着我市中心城区道路通车里程和全市机动车保有量的迅猛增长,交通违法、交通肇事、开车作案、街头犯罪等现象逐年增加,直接影响了市民的安全感和幸福指数。近年来,特别是“五创提质”以来,公安部门加大了整治力度,但效果仍难尽人意。建设智能交通系统、实行全城电子监控,是解决上述乱象的当务之急,是实现科技强警的基本途径,也是当前全国大中型现代城市建设的大势所趋。长沙、株洲、郴州、湘潭等地已经走在了我省前列,可资借鉴。

一、建设智能交通系统、实行全城电子监控是“交通创模”、“五创提质”的必备条件。根据国家相关部委文件规定,创建国家交通管理模范城市必须建成智能交通系统,这既是申报国家交通管理模范城市的前置条件,又是当前全国大中型现代城市建设的大势所趋。

二、建设智能交通系统、实行全城电子监控是维护城区交通秩序、提升城市品位的关键措施。“五创提质”以来,尽管公安机关大力开展整治行动,但摩托车斜穿乱插,出租车随意掉头,机动车乱停乱放、随意变更车道、不按导向车道行驶等违法违规现象依然突出。市中心城区的花板桥路口、建湘路口、国大路口、东风广场路口、火车站立交桥、巴陵中路沃尔玛、康岳花园路口等多处已出现交通拥堵,高峰时段严重影响出行效率。随着交通拥堵现象的日益加剧,市民意见越来越大。如能实现全城电子监控,不仅能大幅减轻交警的工作压力,还能从根本上解决上述交通乱象。

三、建设智能交通系统、实行全城电子监控是侦破交通肇事逃逸、打击街头违法犯罪的重要手段。以交通事故案件为例:2012年7月至2013年7月,市城区发生交通事故逃逸案580起,平均每天发案约为1.6起,侦破390起,破案率约为67%,其中致人死亡的逃逸交通事故9起,破案6起。历年未破的交通事故逃逸积案500余起。未破案的主要原因是城区电子监控太少,现有系统使用年限太久,设备陈旧,无法看清车辆牌号,难留破案线索。中央要求今后警卫工作不封路、警卫车队不闯红灯。公安交警部门势必调集更多的警力,这大大增加了交警的工作压力,即使这样,现在的系统仍然无法满足工作需要。建设智能交通系统、实行全城电子监控是势在必行,大势所趋,而且作为公共管理设施投入,迟建不如早建。如能建成,将为创建全国交通管理模范城市和社会管理综合治理模范城市提供必要条件,搭建预防、减少和打击犯罪的预警平台,提升城市品位,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幸福感,确保岳阳经济社会长治久安。

就我市建设智能交通系统、实行全城电子监控建议如下:

一、由财政一次性投入。根据长沙、株洲、湘潭、郴州等地的经验,建设该系统需要经费一个亿左右,均由市财政一次性投入。经走访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我市建成该系统预算经费为九千万元,设备维护与运转经费每年需两千万元,这笔公共管理设施建设经费,只能由公共财政负担,理应纳入市财政的年度预算。

二、由交通违法者逐年买单。从2012年全省公安交通民警非现场执法总量来看,建有智能交通系统、实现全城监控的长沙达60多万起,株洲、湘潭、郴州都在50万起左右,每年按规罚没款将在八千万左右。而岳阳仅7万起,差距很大。建成智能交通系统、实现全城电子监控后,岳阳非现场执法总数近年内将大幅增加,今后将逐年减少,除去设施维护和运转费用,大约在五年内能收回投资,并实现城区交通秩序根本好转和街头违法犯罪明显下降的目标。

三、由有关单位具体承办。建设智能交通系统、实行全城电子监控建议由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牵头,交警部门为主,城管、住建、交通等部门配合,建成多部门集成、多部门共享、社会广泛应用的智能交通系统,为实现“国家交通管理模范城市”夺牌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