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品质政协 > 理论研究

新时代政治宣言 中国梦行动纲领

时间:2018-05-03 00:00    来源: 岳阳政协网    点击:

——学习十九大报告的认知感悟

胡编庆

我原原本本、认认真真学习了党的十九大报告,为加深理解,还阅读了有关高层领导和专家学者的解读辅导文章。我深感“报告”内涵特别博大精深,意义极为重大深远,在我心中,十九大报告是新时代的政治宣言,中国梦的行动纲领。下面从五个维度、用“五个字”汇报一下我学习十九大报告的认知感悟:

第一,认知感悟十九大报告之“新”

我学习十九大报告感悟最深的是新字多多、新意浓浓。听之阅之耳目一新,思之悟之感悟一新,行之践之气象一新。我归纳有这样10个方面的“新”。

1.辉煌新成就,精准新概括。这就是十九大报告第一部分总结五个来取得的十大辉煌成就,以及对取得辉煌成就所作的精辟概括。我之所以加上一个新字,这是因为纵观中国历史“史无先”,横看世界各国“世无双”,堪称天下新的奇迹。“报告”所作概括这段话,特别全面、深刻、精辟、精准,给人以新的认知感悟。

2.进入新时代,确定新方位。十九大报告说“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报告中“新时代”一词出现35次,可见其特别重要性。我理解新时代的提出,不属于一般的时间时段划分概念,而是审时度势作出的十分重大的政治判断。看了“报告”中关于新时代内涵的“五个时代”,就知道了这一判断的科学性、精准性,以及我们所处历史新方位肩负使命担当作为的艰巨性。

3.矛盾新变化、定义新表述。十九大报告指出,在新时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发生新的变化,一方面人民的生活需要已不只物质、文化,已扩展为多元需要和高质量需要。另一方面,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已显著提高,有很多方面已进入世界先进行列。十九大报告作出新表述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4.创立新成果,确立新指南。十九大最突出的亮点、最重要的历史性贡献,就是确立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果,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写入党章作出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行动指南。十九大报告全面深刻地阐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和创立,及其丰富内涵和核心要义。“报告”中提出的“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都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涵要义的组成部分。我理解“八个明确”属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十四个坚持”属马克思主义方法论。

5.制定新方略,规范新遵循。十九大报告制定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就是上面已经提到的“十四个坚持”。我们党过来已提出过全党必须坚持“五个基本遵循”,即“基本理论、基本纲领、基本路线、基本经验、基本要求”,十九大报告中已调整规范为“三个基本遵循”,即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并写入新修改的党章之中。

6.开启新征程,奋斗新目标。十九大报告在第四部分“决胜全面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对我们党过去的“三步走”战略安排和战略目标,根据时代发展,制定了新的时间表、路线图。即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后的30年,作出了两个阶段的战略安排,即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2050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把原“三步走”战略目标提前了、升级了。

7.实施新战略,振兴新农村。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具体规范了实现乡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这一战略同原已提出的六大发展战略一并写入了党章。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非常重要和必要,正如“报告”中指出的“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8.经济新转型、高质新发展。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度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克期”,强调“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并具体部署推进“质量强国”建设。

9.肩负新使命,担当新作为。这是贯穿在十九大报告全文中的主要内容和要求,我认为最重要、最核心的是“报告”中提出的“四个伟大”,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必须建设伟大工程”、“必须推进伟大事业”、“必须实现伟大梦想”。我们必须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呈交满意的答卷。

10.组建新机构,履行新职能。十九大报告提出“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小组”、“设立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保障机构”、“组建退役军人管理保障机构”、“组建国家、省、市、县监察委员会”,并阐述了这些新设机构的必要性,提出了必须履行的职能任务。

第二,认知感悟十九大报告之“强”

我学习十九大报告,感到通篇突出了一个“强”字,而且强得令人振奋、自豪和向往,这就是强党、强国、强军、强事业、强我中华。

1.建设强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十九大报告以很大篇幅、很重份量,强调加强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对新时代党的建设伟大工程提出了总要求,作出了顶层设计,并具体提出了八个方面的任务、举措和要求。“报告”强调要通过伟大工程建设,“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确保我们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强调“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险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强调我们党要始终成为时代先锋、民族脊梁,始终成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2.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十九大报告对强国建设有两个很重要的提法,一个将原来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的“国家”二字改为“强国”二字,这一字之变,内涵就大不一样了。二是在原来所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中新增加了“美丽”一词,这不仅内涵扩展提升,而且与“五位一体”中的五大建设相对应,即富强对应经济建设、民主对应政治建设、文明对应文化建设、和谐对应社会建设、美丽对应生态文明建设,这就更科学、更完整了。十九大报告不仅提出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个总目标,而且还部署从十二个领域推进强国建设,即航天强国、海洋强国、文化强国、教育强国、科技强国、制造强国、质量强国、人才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贸易强国、体育强国。同时还强调建设强而“治”的法治中国、强而“安”的平安中国、强而“美”的美丽中国、强而“康”的健康中国,强而“智”的数字中国。

3.建设强大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十九大报告高度重视强军建设,强调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支撑。“报告”对坚持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兴军、依法治军作了具体部署。强调要“建设强大的现代化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和战略支援部队”,“确保到2020年基本实现机械化、信息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力争到2035年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

至于强事业、强中华涉及范围很广,内容很多,就不一不细说了。可以说十九大报告的主旨要义,就是讲如何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业建设,如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第三,认知感悟十九大报告之“味”

我学习十九大报告深思细品,感悟到其中有很浓烈的“味道”,主要有浓浓的韵味、蜜蜜的甜味,还有火火的辣味,而且越细品,越觉得回味无穷。

1.浓浓的韵味是指站高望远的时代韵味。十九大报告中的韵味,包括新时代、新使命、新征程、新作为的“新韵”;包括强党、强国、强军、强中华的“强韵”;包括时代高站位、政治高站位、理论高站位、创新高站位的“高韵”,还包括察大势、谋大局、肩大任、铸大业的“大韵”。“报告”中的“新高大强”韵味,已在前文中说过,就不再细说了。

2.蜜蜜的甜味是指以民为本的民生甜味。十九大报告中共有203处提到“人民”,还有多处提到“群众”,可见人民群众在“报告”中的地位和重量。整个“报告”充盈着敬民、为民、重民、爱民、亲民、惠民的人民情怀,可以说这是新时代我们党为人民服务的纲领和细则。“报告”强调“全党同志一定要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报告”强调“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必须把人民的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这些论述就是为人民服务的纲领。“报告”对如何“加强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保障”、“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对“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所作出的部署,以及对“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发展残疾事业”所表达的大爱,这就是为人民服务的细则。听了学了十九大报告的每一个中国人,特别是病人、老人、残疾人、贫困人口、弱势人群都会感到热乎乎、乐滋滋、甜蜜蜜,都会充满无限感激之情。

3.火火的辣味是指治党卫国的强劲辣味。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四个伟大”之一就是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并用“五个自觉”、“五个坚决”强调斗争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报告”中对管党治党严党辣味很足,对反腐正风肃纪,强调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坚持重遏制、强高压、长震憾。强调坚决反对个人主义、分散主义、自由主义、本位主义、好人主义。坚决反对宗派主义、圈子文化、码头文化。坚决反对搞两面派、做两面人。“报告”中对反敌卫国火药味很足,提出坚决打击各种渗透颠覆破坏活动、暴力恐怖活动、民族分裂活动、宗教极端活动。对猖狂的台独分裂势力提出了“六个任何”的严正警告,即“我们绝不允许任何人、任何组织、任何政党,在任何时候,以任何方式,把任何一块中国领土从中国分裂出去。”这既是对台独势力,也是对藏独、疆独、蒙独、港独势力的警告,同时也是对西方敌对势力,周边反华势力的严正警告。

第四,认知感悟十九大报告之“词”

我学习十九大报告感悟到报告文章中的词语运用很有特点。在这里不涉及文学、汉语学问题,我的出发点是想通过领悟这些词语运用,能更深理解和更好把握“报告”的精神实质。

1.高频多现词语的运用。十九大报告中有很多词语使用频率特别高,多次反复出现,因为其内涵是核心、是根本、是关键、是重点,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深刻理解、准确把握和运用。如前文提到的“人民”一词出现203次,因为为人民服务是我们的立党宗旨、建党初心、执政目的。还有“发展”一词出现232次,因为发展是硬道理、是第一要务。还有“改革”出现69次、“创新”出现59次,因为改革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2.排比概括词句的运用。十九大报告中这方面的排比概括词句很多。有十九大前已提出的五位一体五大建设、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强化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持五大新的发展理念等。“报告”中首次提出或调整充实提出的有新时代内涵的“五个时代”、有基本方略的“十四个坚持”、有建设强国的“七大发展战略”,有保障改善民生的“七个有所”、有乡村振兴的“五项总要求”,还有反台独的“六个任何”等等。这些排比概括严谨严密、精辟精准、深刻深透、有利于我完整系统地理解、把握和运用。

3.通俗易懂词语的运用。十九大报告有很多群众口语词语,如在总结五年成就所说“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长期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还说“我们要把人民群众的小事当作自己的大事,从人民群众关心的事情做起,让人民群众满意的事情做起”,“要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等等。这些群众化语言通俗易懂,平易近人,让人民听得悦耳,听得顺心,听得热乎、亲切。

4.言简意赅词语的运用。十九大报告用词非常精炼,有的一句话、一个词,可称言简意赅理深义广。如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表述,将原来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改为美好生活需要,这新改的“四个字”内涵大不一样,美好生活不仅包括物质文化,还包括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还包括个人的全面发展、个人的价值追求。还有前文已经提到的“国家”改为“强国”,将强国目标加入“美丽”一词,这一字之改、一词之加,内涵就大大扩展和升华了。

第五,认知感悟十九大报告影响之“大”

十九大报告在我们党内、国内影响之巨大,所有中国人都有耳皆闻、有目共睹,身处其境,感同身受。我这里要说的是十九大报告在全世界、全地球、全人类所产生震撼性影响。

先简要说四个方面的数字:一是为热烈祝贺十九大召开,全世界有178个国家、474个政党由国家元首、政府首脑、政党党首发来贺电贺信1577份,世界没有先例。二是应各国对十九大精神的饥渴期待,我国组织近30个对外宣讲团组,到了近80个国家和地区宣传介绍我们党的十九大精神,这也世无先例。三是应不少政党提出的要求,我国又召开了“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有120多个国家的200多个政党的高层来华听取交流十九大精神,这也是世界政党史上未曾有过的先例。四是十九大召开后,我国外文出版社编辑出版英文版《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连首发式都还没举行,不到3个月时间就发行售购3000多万册,这也是世界上少有的。面对如此盛况,我国中联部一位副部长用“开创性、突破性”六个字说了自己的感慨。有一位外国记者则深有感慨地说中国十九大“是在世界地图前召开的盛会”。

中国十九大精神在全世界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这说明中国共产党不仅是中国人民的领导核心,也是全世界人民的指导中心。这说明当今世界都在关注中国发展、中国巨变,都在倾听中国声音、中国故事,都在研学中国方案、中国模式。对此,我也要说一句感慨的话:伟哉、雄哉、壮哉!我的党、我的国、我的中华!

(作者系年过八旬的退休干部、市政协原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