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三十五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以来,全市民营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成为我市经济建设的强大生力军,在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伟大工程中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既是我市经济总量快速增长的重要支撑,又是增加劳动就业的主要渠道,还是藏富于民的基本保障。纵观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的五年来我市民营经济发展成就,彰显出六大亮点:
一是经济总量增长迅速。从2012至2016五年来,全市民营经济的年产值增长率一直保持在百分之二十左右,远远高于全市平均增幅七点八个百分点。根据市统计局提供的数据,2016年全市非公经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展到1159家,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百分之九十三;实现增加值876.56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的百分之七十九点四。
二是发展后劲强势突出。据不完全统计,五年来全市非公有制经济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417.19亿元,平均每年递增百分之二十八,大大高出国有企业的投资比例近十个百分点。2016年全市民营企业固定资产总投资达到1428.39亿元,比2012年增长百分之四十四点八,占全部工业总投资的比重达到百分之六十一点六。
三是社会贡献成效显著。2016年底全市非公企业吸纳从业人员345.52万人,占全市总从业人员的百分之九十四;上缴税收87.93亿元,对全市财政贡献率百分之三十五点六,其中县市区非公经济财政贡献率均在百分之九十左右。近几年我市城乡居民生活质量明显改善,收入普遍大幅增长,其中百分之八十左右靠的是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
四是科技创新硕果累累。乘着党的十八大强劲东风,我市民营企业更新观念、求实创新,注重品牌效应,着力开发“名、优、特、新”产品,培育和形成了一批产品质量好、市场潜力大、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国内外知名品牌。目前全市民营企业具有自主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达到826种,2016年创造高新技术增加值680亿元,比上年增长百分之三十。
五是园区建设发展加快。近年来市委提出“坚持项目为重,突出实干担当”、“凭发展论英雄,以项目比能力”,全市上下打响了“四大会战”,特别是事关全市经济命脉的“园区大会战”如火如荼。据统计,2016年园区规模以上非公企业627家,实现增加值581.59亿元,分别比2012年增长百分之八十点七和百分之七十九点八;安排劳动就业17.8万人,是2012年的二点六倍。民营企业就是其中的突出主体。
六是队伍素质不断提升。市委、政府一直以来十分重视对非公经济人士的素质教育,致力培养他们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度、对社会奉献的责任感。据调查,2016年全市非公经济企业家担任各级人大代表244人、政协委员360人。尤其可贺的是,全市民营企业五年时间为防汛救灾、扶贫帮困、捐资助学达19个亿元之多,深受社会各界的一致赞誉。
“喜看稻菽千重浪,满目青山夕照明。”我作为岳阳工业战线的一位老兵,为民营经济发展上述巨大的成就感到骄傲、感到光荣、感到自豪!这是市委、市政府加快新常态下岳阳非公经济发展的宏伟壮志大力推动的结果,是各级各部门通力协作、常抓不懈艰苦努力的结果,更是广大民营企业和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辛勤付出的回报。回顾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光辉岁月,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的辉煌胜绩,喜看我市民营经济累累硕果,的的确确不是能用三言两语说清道明的。我要用心用情为岳阳民营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点赞!(作者徐阳生,系岳阳市政协退休干部、市政协经济科技委员会原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