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有为政协 > 脱贫攻坚

扶贫工作印象丨东风好作阳和使 逢草逢花报发生

时间:2020-05-09 00:00    来源: 岳阳政协网    点击:

(作者易新武 系湘阴县政协社会法制和民族宗教委副主任)

我是2019年8月调入湘阴县政协机关工作的,忙完手头的工作,思绪常常像电影回放般,回忆起在乡镇忙碌的情景,特别是在樟树工作的12年,是我人生最难忘的、最珍贵的12年。

机关工作生活的日子,时常接到村里的群众给我打电话,因为调动匆忙,没有时间辞行,好多人还以为我在乡镇,电话内容不是咨询政策就是寻求帮助,我都一一热情的解答。最让我感动的是,有一天下午,我接到一个特殊的电话,让我久久不能平静。

电话是一个年近九旬老奶奶打来的,是我曾经所联系的一户贫困户。当新来的帮扶干部到她家对接帮扶工作时,得知我调动的消息,由于年事已高,老奶奶老眼昏花,她是委托村干部拨通我的电话,“易干部,你是好干部呢!我们全家都要感谢党,感谢你这个干部呢!”

说起这事,还真有一段特别的故事:

从排斥到接受

老奶奶叫刘银秀,住樟树镇金台山村铁炉片区5组,出生在1932年那个艰苦的年代,一生过着非常清苦的生活,早年老伴因病去世,膝下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已经独立成家,小儿子生育两个孙女,一个外嫁他乡,一个在外地务工。老奶奶跟小儿子余志泉一起生活。可是屋漏偏遭连夜雨,2015年,本来身体状况一直不是很好的余志泉,却在一次意外中患高血压中风偏瘫,生活不能自理。儿媳妇不忍生活所逼,离家出走,从此杳无音信。

当时,我是樟树镇金台山村的包村组长,在分配贫困户时,我成了老奶奶这户贫困户的帮扶责任人。金台村村是一个绿色植被保存良好的自然村落,森林覆盖率超过75%。地域特点造成了道路复杂的特点,到她家要经过四段曲折弯路,初到她家时,老奶奶正在污渍不堪的厨房里忙家务。虽然住的是楼房,但整体看来,仅仅用破败不堪来形容还远远不够,简直就是家徒四壁,白天地上见太阳,晚上抬头见星辰。房顶上漏到墙壁的雨水,把整个墙壁洗刷的千疮百孔,湿润的青苔匍匐在依稀可见的白色墙底上蓬勃生长。又脏又旧又破的彩条布稀稀拉拉、松松垮垮钉在梁上当做楼顶,整个家中,楼上楼下找不到一样价值上百元的家当。她儿子余志泉坐在大门的椅子上,膝盖上搭着一张毯子,斜歪着脑袋,流着口水,无神的望着门外的绿水青山发呆。我当时心里真的在一阵阵紧缩,暗暗的下决心,一定要尽最大的能力,帮她们改善这种窘迫的生活。

谁知当我向老奶奶表达我的想法后,老奶奶竟然不屑一顾的说“我才不信呢,世上会有这么好的人吗?”无论怎么解释,她老人家就是不信。以至于后来几次到她家,哪怕是询问情况或者采集基本数据,她都不怎么配合。

我当即把金台山村干部召集起来,开会商量,拿出了一个初步方案,决定第一步先解决住房环境,由我找镇民政所申请资金实行危房改造,由村干部组织组上的共产党员无偿投工投劳,先对其房屋进行修缮。这一方案也得到党委政府的高度认可,一切联系妥当后,当我和村干部上门告知这一决定时,老奶奶干脆话都没有让我们说完,就打断了,坚决不同意,让人一头雾水难以捉摸。

一天下午,县政协周义军主席带着记者到金台山村开展扶贫工作督查,在镜头下,周主席问“老人家,您知道您的帮扶干部是谁吗?”,“不知道”。“那帮扶干部来过你家吗?”,“前世没有看见过”。我清晰的看见周主席脸上的颜色立马变得严肃起来。这可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啊!大家都知道,政协周义军主席是出了名的做事认真的人,我知道此时向主席解释那是徒劳,幸亏那天村干部们都有事,是我带路到老奶奶家的,我说“周主席,只要您不要我带路,您能原路返回去,就算我没有来过”。主席这才相信奶奶的话不靠谱。没想到复杂的路况为我解了难堪的围。

2017年,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春风吹到贫困百姓家,为彻底改变老奶奶当前居住环境,我又召集村干部们开会商议,由村里在主干道路旁安排宅基地,房屋主体建设、简易装修、木工、水电全部由本村一个有爱心的建筑包工头负责,安排一个住在本组的村干部进行质量监管。从端午节前夕破土动工,到一栋崭新的平房竣工,不到一个月时间。当我们把大门钥匙交到刘奶奶手上,告诉她就是这个新家的主人是时候,我看见老奶奶颤抖的手把钥匙紧紧的攥在手中,一滴眼泪从眼角流出来。

从感动到感谢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老奶奶满含笑容的搬进了新居,水电煤气,一应俱全,用上了安全的自来水,液化气灶,还用上了冲水马桶,在老奶奶看来,这些都是她一家从未想象过的奢侈品。

从那以后,刘奶奶像是换了一个人,每次到她家,一口一个“易书记又来了啊 ”“来来来,喝口茶”。老奶奶态度的转化,让我和村干部们劲头更足了。

按照易地扶贫搬迁的要求,建新必须拆旧,要是放在以往,老奶奶肯定会像拨浪鼓一样摇头拒绝,但这一次,我们说明来意后,老奶奶想都未想,毫不犹豫地表态,“好好好,你们想什么时候拆就什么时候拆!”我深深地感受到,只要一门心思为群众,干起工作来却出奇的轻松。

住房的问题是解决了,可老奶奶心头的结并未完全解开。中风偏瘫的儿子瘫痪在床,口不能发声,脚不能迈步,生活不能自理,是老人家心里永远的痛。我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无巧不成书,正当我和村干部们为余志泉中风偏瘫的后遗症问题一筹莫展的时候,县政协周义军主席带领县政协委员来联点乡镇樟树镇开展政协委员“三个一”扶贫行动。余志泉一家的境遇也时刻牵挂在政协周主席心头,安排县政协委员广东惠州商会会长周礼对其开展一对一帮扶。我把当前老奶奶一家目前的困难向周主席汇报。周主席针对家庭实际情况,制定了康复方案。由政协委员广东惠州商会会长周礼帮扶困难救助资金4000元,用于康复用车和生活用品、营养品购置;由县人民医院对其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组织爱心志愿者对其进行专项护理。随后,政协周主席现场和县人民医院书记易洪海联系,说明了余志泉的简单情况,要求县人民医院对其检查和治疗,并对其除去报销比例外,免去所有费用。易洪海书记当即表态,要患者余志泉到人民医院来接受免费治疗,而且非常周到安排了专门的人全程接诊,安排了专业的教授进行细致的检查和精心的治疗。

经过近一个月的专业治疗,余志泉的病情一天天好转,口里可以讲出模糊的话语,脚步可以艰难的移动了。医生建议转到康复设备更为专业的中医院,进行全面的理疗康复。

在县人民医院康复治疗的过程中,县政协周义军主席也在时刻关注余志泉的病情发展,几乎每天一个电话,向我了解老奶奶家里的情况,余志泉在医院治疗的进展。在了解到需要转院进行康复理疗的情况下,主席又对接了原中医院院长杨文,安排他到中医院接受系统的康复治疗。

在余志泉从县人民医院到中医院住院的这段时间里,经过县政协委员广东惠州商会会长周礼的周密安排下,组织了3名爱心志愿者护工实行不间断的轮班护理,热心的周礼会长还安排也是爱心志愿者的妻子每天把热腾腾的饭菜风雨无阻的送到余志泉的病房里。

好雨知时节,润物细无声。如今,在各界领导和社会各界人士的亲自关心下,余志泉的中风偏瘫后遗症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可以开口讲话了,丢掉了形影不离的轮椅回到了新安置的家中。由政府兜底保障,各项生活开销也有了稳定的来源。酬塘湖光伏发电分红3000元每年,低保7680元每年,残保1440元每年,养老金1236元每年,以及产业后扶和阳雀湖产业分红资金,加上大儿子一年还有4000元的赡养费。过上了“两不愁三保障”的生活。老奶奶这下彻底放下了包袱,她说“我黄泥巴都埋到头顶了,看到儿子能够自己照顾自己了,就算明天见阎五爹,我也可闭上眼睛了”。逢人就夸如今共产党好,党的政策好,党的干部好。

谨以此文,献给千千万万奋战在基层一线的乡村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