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通知公告

[原创]书香政协:让读书成为我们的生活方式

时间:2017-04-19 00:00    来源: 岳阳政协网    点击:

为了贯彻落实市政协八届一次会议精神,推进学习型组织建设,积极营造崇学尚学的良好氛围。结合“书香政协”系列活动安排,在4月23日到来之际,我们特制作专栏,共同庆祝第21个世界读书日。

“4.23世界读书日”的由来

“世界读书日”全称“世界图书与版权日”,又译为“世界图书日”,最初的创意来自国际版商协会。

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向全世界发出了“走向阅读社会”的号召,要求社会成员人人读书,让读书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1995年,国际出版商协会在第二十五届全球大会上提出“世界图书日”的设想,并由西班牙政府将方案提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时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旨在让各国政府与公众更加重视图书这一传播知识、表达观念和交流信息的形式。同时希望借此鼓励世人尤其是年轻人去发现阅读的乐趣,增强对版权的保护意识,并对那些为促进人类的社会和文化进步做出不可替代贡献的人表示敬意。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择4月23日的灵感来自于一个美丽的传说。4月23日是西班牙文豪塞万提斯的忌日,也是加泰罗尼亚地区大众节日“圣乔治节”。传说中勇士乔治屠龙救公主,并获得了公主回赠的礼物——一本书,象征着知识与力量。每到这一天,加泰罗尼亚的妇女们就给丈夫或男朋友赠送一本书,男人们则会回赠一枝玫瑰花。巧合的是,这天是著名作家塞万提斯、莎士比亚、维加3位著名文学大师的辞世纪念日,又是美国作家纳博科夫、法国作家莫里斯·德鲁昂、冰岛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拉克斯内斯等多位文学家的生日。巧合之外,则是人们对书籍的热爱和对阅读重要性的深层认识。主旋律都是一样的:无论是年老还是年轻,无论是贫穷还是富有,无论是疾病还是健康,都能享受阅读的乐趣,都能尊重和感谢为人类文明作出巨大贡献的文学、文化、科学思想大师们。

阅读对人的成长的影响是巨大的,一本好书往往能改变人的一生。习近平总书记曾语重心长地指出:“广大党员干部要养成多读书、读好书的习惯,使读书学习成为改造思想、加强修养的重要途径,成为净化灵魂、培养高尚情操的有效手段。要真正把读书当成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境界要求,使一切有益的知识、一切廉洁的文化入脑入心,沉淀在我们的血液里,融汇到我们的从政行为中,做到修身慎行,怀德自重,敦方正直,清廉自守,拒腐蚀、永不沾,永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阅读,不仅能扩展现在的空间,还能给人们指明未来的方向。在第21个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让我们现在就开始拿起手边搁置已久书本吧,无论厚薄、无论经典,让我们从读书学习中养浩然之气,塑高尚人格,不断提高人文素养和精神境界。

推荐书目

1.《王二的经济学故事》

经济学作者郭凯透过王二时而平淡、时而光怪陆离的故事,把本来深奥枯涩的经济学原理活灵活现地呈现给普通读者,对中国重大的经济问题深入浅出分析得头头是道。王二的经济行为,就是张三、李四,还有你、我、他的经济行为。所以,关于王二的经济学,也就是关于张三、李四,还有你、我、他的经济学。著名经济学家周其仁、姚洋等郑重向广大读者推荐此书。

2.《人民的名义》

“中国政治小说第一人”、著名作家周梅森潜心八年,六易其稿,在反腐题材作品沉寂十年之后,一部反腐高压下中国政治和官场生态的长幅画卷横空出世。根据本书改编而成的同名电视剧被誉为“2017年大剧”“中国政治剧标杆”。 作者周梅森称,《人民的名义》如此受欢迎,并不在于它有多伟大,而在于它宣示了,在反腐这个宏大的时代主题面前,文学不能缺席。反腐是场硬仗,是当下我们这个国家的春秋大义。

3.《王阳明:一切心法》

王阳明,亦称王守仁。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在继承思孟学派的“尽心”、“良知”和陆九渊的“心即理”等学说的基础上,王阳明批判地吸收了朱熹超感性的先验范畴的“理”为本体学说,创立了王学,或称阳明心学。王学的内在结构是由知行合一和致良知构成的。在这一结构中,王阳明以心(良知)立言,又以良知释心.心(良知)就构成了王学的基石。在他看来,心是无所不包的。物、事、理、义、善、学等都不在“吾心”之外,亦即是“心即理”。但他又认为,“良知”是心之本体,是人人生而俱来的,先验的,普遍的“知”。这种“知”是不待虑而知,不待学而能的本然,是“致良知”、为圣的内在可能性。

《王阳明:一切心法》以生动活泼的语言,妙趣横生的典故,揭开了王阳明及其心学思想的神秘面纱。但王阳明的哲学基础毕竟是封建社会的产物,今天的我们应当以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和辩证唯物论的观点批判接受,取其精华,去其糟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