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政府发布了《〈支持岳阳市加快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的意见〉和〈支持衡阳市加快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的意见〉的通知》,其中对于岳阳,明确提出到2025年,省域副中心城市基本建成,地区生产总值突破6000亿元的目标规划,更在绿色生态、打造产业名城、枢纽经济等多方面作出详细规划。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近日,本报记者采访了相关部门负责人、专家学者等,他们纷纷表示,深入推进岳阳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其时已至、其势已成、其兴可待,要挑大梁、当先锋、作表率,以更加开阔的视野和胸怀,肩负起建设岳阳的历史重任,为湖南改革、开放和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用实际行动答好新时代“考卷”!
市政协副主席、发改委主任刘晓英表示,加快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是省委、省政府赋予岳阳的重大使命和重大任务。岳阳将紧紧围绕这一战略目标,抢抓机遇,重点做好以下工作。加快绿色崛起,提升发展质量。紧紧扛牢“守护好一江碧水”首倡地责任,持续抓好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重点推进己内酰胺产业链搬迁与升级转型发展项目等十大标志性工程建设,着力在构建和谐江湖关系、破解化工围江难题、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等方面提供经验,在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设中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壮大产业集群,汇聚发展动能。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抓好“五好”园区建设,强力推进重大产业项目落户岳阳,加快发展13条优势产业链,做优做强7大千亿产业,着力把岳阳打造成中部地区先进制造业聚集区;做强枢纽经济,拓展发展空间。依托岳阳铁水公空多式联运体系,顺应双循环发展趋势,主动对接融入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和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等国家重大区域战略,加快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着力引进一批物流头部企业,把岳阳打造成中部地区重要的物资集散、中转、分拨中心和通江达海开放引领区。
市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刘海波表示,市交通运输局将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支持岳阳加快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的意见》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科学编制我市“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规划,重点推进G240君山至湖滨公路(经洞庭湖南湖湖底隧道)、G107改线提质、长江经济带沿江公路、岳阳铁水集运煤炭码头一期工程等一批重大项目,为我市加快建设现代化省域副中心城市提供基础支撑。
市政协常委、市政协经科外事委主任李文伟表示,要立足岳阳大门户、大通道、大平台优势,着力发挥枢纽经济的牵引作用,形成“枢纽+通道+平台+产业”的良性循环,增强城市实力、竞争力和带动力。建设区域性物流中心。积极对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粤港澳大湾区,用好“三区一港四口岸”国家级开放平台,加快构筑国内国际物流大通道,建设满足超大规模内需市场与国际产业合作的中部地区“双循环”物流集散、中转、分拨中心,创建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和现代物流创新发展示范城市。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筹划全省金融次中心、湘鄂赣三省边际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联动湘江新区湖南金融中心、武汉国际金融中心,推动三地金融资本市场互联互通。建设区域性消费中心。强化中心城区功能,大力发展核心商圈、商业综合体、特色街区,吸引人流、商流、资金流加速集聚,形成地区性消费洼地。建设区域性科创中心。争取长沙综合性大学独立学院和高等职业院校布局岳阳,争取更多国家产业创新中心进驻岳阳,建设岳阳大学科技城和区域性大数据中心。
市政协常委、自贸区岳阳片区自贸产业部部长方舒认为,城陵矶新港区要进一步发挥经济建设“增长极”“主引擎”的作用。要突出规划引领,科学编制好省域副中心城市国土空间规划、城市发展规划和产业规划,形成全市上下“一盘棋”格局。要优化产业布局,按照扬优势、锻长板的思路,加快七大千亿产业和“12+1”产业链建设,推动主导产业组团布局、错位发展。要完善基础配套,突出岳阳区位优势,促进水公铁空多式联运无缝对接。在湖南开放发展的伟大征程中,要挑大梁、当先锋、作表率,争取早日建成长江中游综合性航运物流中心、内陆临港经济示范区,为岳阳加快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作出积极贡献。
市人大代表、岳阳楼区东升社区党总支书记葛生华说,作为一名市人大代表,一名社区负责人,倍感振奋和鼓舞,岳阳的发展大有可为、未来可期。要更加积极主动对接国家和省重大战略,在区域规划、基础设施建设、产业项目、生态治理、创新型城市等方面争取更多支持;要以实际行动担当作为,做好疫情防控、平安建设、文明创建、便民服务等基础性工作,着力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为岳阳加快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贡献力量。
市政协常委、民盟市委会专职副主委黎雄兵表示,作为一名政协委员,我们要争当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的建设者。要立足岳阳奋进当下,跳出岳阳谋划岳阳,以更深入的调研,积极建言献策,紧紧围绕如何更快更好地辐射带动周边城市发展,更好地对接和抓住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和长株潭都市圈建设等重大机遇,充分发挥通江达海独特区位优势和人文鼎盛优势,坚持生态立市,聚焦绿色产业,紧紧围绕七大千亿产业和“12+1”优势产业链,促进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深度融合,推动产业绿色化、高端化、智能化发展,将省委、省政府的殷切期望和市委、市政府的科学谋划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转化为振兴发展的生动实践,以担当诠释忠诚,以实际行动答好“考卷”。
城投集团岳阳市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彭琦说,意见的出台对于岳阳文旅发展是重大机遇,文件中明确支持建设湘鄂赣边界区域经济文化中心,促进岳阳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我们要着力打造“大美洞庭”环游岳阳精品旅游、东部“激情山水”旅游、西部“江湖文化”旅游、“船说岳阳”洞庭湖水上旅游等精品线路;要着力提升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水平和加快创建国家级历史文化街区,在保护的基础上利用历史建筑、遗址遗迹等历史文化资源,打响“岳阳天下楼、洞庭天下水”文旅品牌;要着力发展文创产业,支持岳阳巴陵戏传承展演中心建设,支持和推广平江酱干、长乐甜酒、华容芥菜、临湘“十三村”酱菜及浮标、君山黄茶、银针,岳阳县的岳州扇、湘阴县藠头、樟树港辣椒等,使具有明显地域符号的地方特产和文创产品相结合,形成代表岳阳城市文化的文创名片。(记者 徐 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