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村摘帽或贫困户脱贫以后,扶贫政策应考虑适当调整、逐渐过渡,不能断崖式终止。”在君山区政协“落实社会保障兜底扶贫政策,建立解决农村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专题议政会议上,余泽群提出了他的建议。虽然不是政协委员,但作为专委会兼职副主任,他2020年已经参加了四次政协组织的活动,感觉每次都收获不少。
树立新时代人民政协新样子,必须加强薄弱环节,改进不足。2020年以来,君山区政协把解决“基础工作薄弱、人员力量薄弱”问题作为全年工作重点和推进专委会工作高质量发展的突破口,在解决“两个薄弱”问题上下狠功夫,随着整体工作的不断推进,“两个薄弱”问题逐步得到破解。
长期以来,由于受编制和领导职数的限制,君山区政协机关五个专委会有两个没有配设副主任,是典型的“一人委”,这两位专委会主任长期既当指挥员,又是战斗员。为了夯实专委会工作基础,改善各专委会人员的知识结构,让专业人干专业事,2020年3月,区政协从区委、区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和单位选配了15名优秀干部担任专委会兼职副主任。在集体见面谈话活动上,兼职副主任们纷纷表态,成为政协人,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将积极参与政协工作,共兴政协事业发展。
“委室来了三名副主任,而且还都是专业人员,真是太好了!”君山区政协社会法制和民族宗教委员会主任李丹对专委会力量得到充实感到由衷高兴。在区委的大力支持下,2020年年初,区政协吸纳了两名80后的年轻干部,机关45岁以下干部比例达到了50%以上,干部平均年龄降低了2岁,人员力量更强,队伍活力更足,发展后劲更大。
不仅如此,区政协还建立了参政议政人才库,掌握并储备一批懂政协、会协商、善议政的各界代表人士,强化动态管理,为政协履职、届中人事调整和换届委员推荐提供人才支撑。
乡村人才队伍建设调研、重点提案视察、交警开放日活动……在区政协委员易灿的履职日记本上,记录的履职活动有十余条。“2019年,我因为工作忙很少参加履职活动,结果在年底的委员履职考评中,只打了80多分。”易灿说,2020年,在不影响本职工作的情况下,他没有缺席过一次委员履职活动,并且越发感觉参加政协的活动特别有意义。
政协委员是政协工作的主体,为了提高委员履职积极性,2019年,区政协出台《政协岳阳市君山区委员会委员履职考核评价办法》,对委员履职情况实行考勤、考核制度,对每名委员出席会议、撰写提案、参加活动情况进行积分量化统计,建立履职档案,进行动态管理,并在全会上对积分排名靠前的委员进行表彰。
近年来,君山区政协坚持全面加强委员履职和机关运行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已制定印发《君山区政协乡镇联络办工作管理暂行办法》《君山区政协镇(街道)联络办工作考评办法》,修订完善《区政协机关工作日常管理规定》《区政协机关考勤制度》等10余项规章制度,推动政协系统严起来、紧起来、活起来。
“政协是委员施展个人才华的大舞台,更是委员学习成长的大学校,每次的活动都让我收获满满。”有感于“委员活动之家”精彩纷呈的活动,区政协委员李燕不由竖起大拇指点赞。
政协联系群众,优势在委员,潜力在委员。如何引导广大政协委员经常深入基层、倾听民声、反映民意?如何为委员履职提供便利?近年来,君山区政协积极探索创设委员履职的平台和载体,通过“委员课堂”“道德讲堂”等平台,组织开展相关学习交流活动19场次。为加速“智慧政协”建设,实现了委员“云上履职”全覆盖,围绕乡村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康养体系建设等课题,发布热点关注,提出微建议20余条,开展微协商、微监督30余场次。建设6个“委员活动之家”,先后围绕助推污水零直排、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等民生热点,开展现场协商活动30余场次,参与委员320余人次。(记者 周小平 通讯员 胡 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