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微建议点亮特殊儿童少年的人生新希望
--政协委员提交微建议助推破解特殊儿童上学难题
12月23日,在临湘市特殊教育学校操场上,几十名特殊学生正在老师们的指导下,跟随音乐的节奏进行拓展活动,场面十分温馨。据了解,这所特殊教育学校从开工到建成并顺利开学仅用时4个多月。这背后,离不开岳阳市政协委员邓峰的一条微建议助推。
(特教老师带孩子们进行拓展活动)
邓峰从事特殊教育工作20多年,长期致力解决特殊儿童、少年的情绪和生活问题。2019年,在一次送教活动中,邓峰发现由于没有特殊教育学校,临湘市很多特殊孩子只能留在家中,不仅得不到教育机会,还为家庭带来了沉重负担。“孩子情况特殊,我只能全天照料他,家里的经济负担全部落在他爸一个人身上,早已不堪重负。”回想学校建成前的情形,学生家长陈女士的诉说中充满了苦楚和无奈。
去年4月,在先后走访20多户特殊家庭后,邓峰通过政协云APP提交了《残疾儿童少年渴望拥有特殊教育阳光》的微建议,呼吁在当地建设一座特殊教育学校。收到这条微建议后,岳阳市政协领导决定采取市县两级联动的方式,将此微建议交由临湘市政协具体承办。临湘市政协第一时间邀请教育、规划等部门召开协商会议,持续推动微建议落实。在临湘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下,特殊教育学校建设被写进当年的临湘市政府工作报告,被列为该市2020年度八件民生实事项目之一。
(邓峰委员一行现场了解学校情况)
今年5月,总投资700余万元、建筑面积达2600平方米的临湘市特殊教育学校正式开工建设,仅4个多月便完工并投入使用。这所特殊教育学校配备了现代化多媒体教室等设施,实行全封闭式管理。目前,该校已开设聋哑部、培智部和送教部,并引进7名专业特教老师,接收了63名特殊学生。孩子将在这里点亮人生的新希望。学校投入使用后,陈女士的孩子第一时间进入学校学习。她高兴地说,“孩子现在有书读了,自己也能抽出时间打零工补贴家用,对未来的信心也更足了。”(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陈昂昂 通讯员 杨星 陈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