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提案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冷暖,凝聚着委员们的心血,是政协履职的重要形式。据了解,岳阳市政协八届三次会议以来,广大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和政协各专委会、各界别,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中央、省委、市委政协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市委“一三五”基本思路,认真履行职责,积极运用提案建言献策,以提案形式提出意见建议410件,经审查立案300件,立案率77%,筑牢传递民声的“绿色通道”,助推经济发展,促进民生改善,解决了一批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
中共岳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政协提案工作,及时部署提案交办和督办工作。所有提案都已在规定时间内办复完毕,其中所提问题已经解决或基本解决的有276件,提案已经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正在解决或已列入计划逐步解决的有113件;因客观条件所限暂时不能解决的有11件,但承办单位已经及时向提案者作了说明。总体来看,这些提案内容丰富、操作性强,办理后取得了较好成效,对全市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
其中,经济建设方面的提案96件,占立案总数的32%。委员们围绕优化我市营商环境、加强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规范村级财务管理、防患化解地方债务风险等问题建言献策,为党政部门研究制订政策提供了参考。
政治建设方面的提案25件,占立案总数的8.4%。委员们就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落实、新时代农村妇女作用的发挥、加大社区宗教工作力度、加强全市村干部能力建设、扶贫干部激励机制建立等提出提案,得到了有关部门认同和采纳。
文化建设方面的提案47件,占立案总数的15.6%。委员们围绕重视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学前教育发展、推进教育均衡发展、提升城市品位等提出了诸多良策诤言。
社会建设方面的提案114件,占立案总数的38%。委员们聚焦交通拥堵治理、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推进医疗服务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等提出了许多合理化建议,相关部门认真采纳、高效办理。
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提案18件,占立案总数的6%。委员们针对改善大气污染、洞庭湖芦苇管护、保护市区饮用水源地、人工湿地建设、乡村垃圾集中无害化处理等问题提出意见建议,助推了岳阳绿色发展。
□本报记者 罗凯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