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阳光明媚,微风和煦,感怀总书记“守护好一江碧水”殷殷嘱托,岳阳市政协徐新楚主席带领省、市、县三级政协委员来到临湘,开启了40公里长江岸线踏察之旅。简短的碰头会后,踏察组分成四个小分队,围绕“水”“岸”“厂”“房”“人”五个重点,带着各自的职责分工,在临湘市人民政府代市长廖星辉的陪同下,一同迈上了长江大堤临湘段徒步踏察的行程。
9点40分,踏察活动起点临湘铁山咀电排闸,徐新楚主席、黎四清副主席和水边组、岸边组的委员站在临湘与湖北长江堤段交界入口,宽阔的大堤已经油化一新,道路一眼望不到尽头,从空中鸟瞰就像一条黑色丝带在绿地上蜿蜒跃动;大堤两岸绿树成荫,黄色的油菜、紫色的紫鸢花相互辉映,远处的江面浩阔、各种船只穿梭而过,精美自然景观让人流连忘返。主席对随行的同志们说:“不来长江最美岸线,你很难想象这里的美。”廖星辉代市长向踏察组详细介绍了铁山咀排渍口的整治情况。近年来,临湘政府高度重视长江沿岸的排渍口整治工作,相关单位和属地乡镇各司其职,对排渍口周边进行了清基扫障、平整复绿;截断污染源头,收回陈家湖、涓田湖、小泥湖、冶湖等天然水域的水面经营权,关停禁养区的养殖场。长江的水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前浑浊的长江水逐渐清澈。徐主席立即要求生态环境部门工作人员对铁山咀排渍口进行了水质抽样检测。
10点30分,踏察组步行来到黄盖镇铁山咀砂石堆场双洲砂石堆场,查看砂石堆场拆除整治情况。眼前都是郁郁葱葱的绿色海洋,丝毫感受不到这里曾经被各种砂石堆场侵占的模样。陪同踏察的临湘政协主席廖祯祥介绍,临湘市人民政府多次召开长江岸线砂石堆场整治工作专题会议,作出整治要求,制定整治方案,对砂石堆场整治的时间、步骤、责任、要求作了周密布置。鸭栏码头以下的13个砂石堆场全面清理到位。临湘对违规建筑物、构筑物全部拆除并平整,运营了几十年的砂石堆场已不再存在,恢复了堤身原状,并在清基平整的基础上对砂石堆场进行了土层覆盖,实现了植草复绿。
徐新楚主席沿着堤边蜿蜒的小路,穿过一片宽阔的油菜地,来到江中的白沙洲。这里位于黄盖湖铁山咀长江外洲,是临湘市畜牧水产局下设的种畜场。1998年长江特大洪水后国家实施平垸行洪,外洲退出人员居住,但场内职工无其它土地资源,洲上种养一直延袭至今以保障基本生活。根据国家、省、市作出“修复长江生态,打造最美岸线”战略部署,白沙洲外洲须退出种养杜绝施肥施药农业面源污染,垸内居民区须改造提质优化人居环境,由此职工面临居住搬迁和离土转产转业等。徐主席得知情况后,立即叮嘱廖星辉代市长,政府要妥善做好后续退出方案,既要符合上面的政策,确保长江岸线治理的成效,又要考虑老百姓的实际问题,不要让人民群众受到利益损害。
12点30分,踏察组来到了临湘市黄盖镇和江南镇交界的双洲堤段,堤边一排白墙红瓦的村民建房引起了徐主席的注意,他走下大堤,来到农户房前,一家一户仔细打量,向农户仔细询问情况,得知临湘在充分考虑群众从事农业生产,需要“偏杂房”存放农资、农具现实需求的基础上,对长江沿岸1607户“偏杂房”,由镇里牵头,以村为单位进行拆除还建和风貌改造。还建按照每户建筑面积45平方米、可用面积36平方米的标准实施,不向群众收钱。并以奖代投,对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全部拆除任务的,给予每村10万元奖励。徐主席特别指出,对农户的厕改统一用三格的化粪池处理污水的做法值得推广,一些居民主动将坟墓迁走,更是体现了当地政府和人民对长江大保护工作的支持。他又对随行的临湘市各部门负责同志嘱咐道,一定要将国家的政策落实到位,把老百姓的需求落实到位,确保把长江沿线集中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来抓,统筹推进长江岸线整治、生态复绿系统工程,着力打造“最美长江岸线”。
下午2点40分,踏察组一行来到江南镇灯塔村渡口,查看非法码头拆除整治情况。只见以往人流涌动的渡口已经恢复平静,与大堤往来的道路已经被截断,并筑起了厚实的水泥挡面。水利部门的同志介绍到,该处码头已取缔,4月3日已撒播草籽,正在推进复绿工作中。徐主席看到江面锁住的3只停运的渡船,立即叫来乡镇和水利部门负责同志,要求尽快与船主进行协商,妥善处置好这些老百姓的船只。
下午3点40分,徐主席对江南镇长江堤外矮堤进行现场核查,询问江中“丁字坝”的情况。“丁字坝”是1995年长江临湘段界牌河段综合治理工程项目,由交通部武汉长江航道局负责实施,主要起到改变水流形势、确保长江主航道畅通,缓释水流冲击力,达到保护大堤堤脚的作用。
路边组在在黄盖镇广坪村新农村建设规范建房点开展走访踏察。黄盖镇党委书记郑娟向张群望秘书长汇报了广坪村人居环境整治情况,该镇为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结合“空心房”整治,防洪保安大堤加固和美丽乡村建设,建设“广坪幸福新村”和“天鹅彩虹小区”2个集中规范建房点。筹资300万元在广坪幸福小区入口处配建了三国文化广场,突出三国文化特色,“青砖黛瓦灰墙、飞檐翘角坡顶”,成了一道令人留恋往还的风景。小区高标准完成了道路、广场、给排水、绿化、强弱电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了小学、村级卫生院、供销合作社等配套设施,分别配套200万元在小区旁建成污水处理厂。看着农村样貌的大变化,委员们都交口称赞。
下午4点,踏察组四个小分队一同来到了江南镇长江村。徐主席一行走下堤段,沿S201线来到农户门前。江南镇党委书记李开龙介绍了长江村人居环境整治情况。目前,江南镇沿S201线20公里打造一条生态景观走廊,沿临鸭线10公里打造工业大道走廊,沿最江线5公里打造精品景观样板路。对路肩较宽的路段采取“乔木+灌木+花草”、对路肩较窄的路段采取“乔木+草皮”的方式补绿植绿等措施。徐主席边走边听,在亲眼看到整治情况时表示,乡镇党委、政府一定要守土尽责,坚持“党建统揽、三线引领、亮点支撑、重心下移、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整体推进,全域覆盖。实行党员干部干在前,领导包村、村干部包组、党员包农民(1+10),充分发挥党员干部“钉钉子”精神,调动群众攻坚热情,让老百姓自发把房前屋后都收拾好,把环境整治到位。
一天18公里的行程已经告一段落,我们的踏察仍将继续前行。走在长江沿线上,委员们一行感受到了临湘的巨大变化,江面碧波荡漾,岸边绿草茵茵,跟过去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楚主席对临湘一年来对外滩放牧、棚子拆除、整治覆绿等方面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叮嘱外滩砂石堆码头周边剩余垃圾、僵尸船、白色垃圾等,当地政府要彻底清理,共同守护好一江碧水。(第一踏察组供稿)
编辑:付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