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山区与岳阳楼区仅一湖之隔,但是交通状况、城市风貌却有很大差距,急需改善。”2018年7月,付女士在政协云平台的“委员值班”板块提出建议,希望君山区在优化营商“软环境”的同时,下大力气改善绿化、交通、入学等方面的“硬环境”。
半小时不到,付女士就收到了正在值班的市政协委员陆敏刚的回复:您的宝贵建议我们将形成“微建议”、社情民意或提案建议,向政府及主管部门反映,为营造一个宜居、宜业、宜游的良好“软”“硬”营商环境共同努力!
这条建议得到君山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一场声势浩大的优化营商环境大行动在君山区拉开序幕。“真没想到,一个简单的建议能引起这么大的反响!”付女士感叹,“‘政协云’真正打通了联系委员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为加快推进“智慧政协”建设步伐,2018年7月5日开始,市政协在政协云平台上建立委员工作室,每周四安排一名市政协委员线上值班,值班委员通过手机端即可及时处理云平台上反映的各类问题和建议。同时,岳阳各县市区政协的线下委员工作室也在每周四同步开放,接待群众和委员,与线上值班的市政协委员联动,帮助他们及时了解、收集有关信息,以形成提案、社情民意信息、微建议、调研报告等履职成果。
“启动委员线上值班,是新一届市政协创新履职方式的一项重点工作,也是打通政协履职‘最后一公里’的一项重要举措。”市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中心主任姚平是首批“政协云”线上值班委员,对此颇有感触。他的值班主题是残疾人权益保护,为了做好线上值班准备,他提前收集了残疾人群体关注度高、政策性强、可操作的惠残助残文件、实施办法等。
姚平认为,“政协云”与群众互动,拉近了委员和群众的距离,也让委员直面挑战。委员履职是否有水平,对群众反映的问题是否热心,在线上值班过程中都一目了然。
委员值班过程中,农业界别的市政协委员陈刚在云平台上收到了关于我市乡村振兴情况的提问,他邀请市农委相关人员一起商讨,准确并及时地答复。“对于有对口承办单位的问题,我们可以直接向承办单位提问,只不过这个时间会稍微长一点;需要由各级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解决的问题,我们可以转为微建议,进入后期分类处理,并及时告知当事人。”陈刚介绍说。
截至目前,市政协已开展委员值班近30期,主题涉及残疾人保障、优化岳阳营商环境、乡村振兴、就近入学及化解大班额等,共收到问题、意见建议200余条,答复率100%。
值得一提的是,市政协还同步推进了微信公众号、门户网站等“网微云”平台建设,让信息化成为了政协创新履职的一个重要载体。
在2018年召开的市政协八届二次全会上,委员们通过互联网技术和“网微云”平台,扫描二维码就能实现“一站式”报到,个人的食宿、乘车、相关会议活动安排、大会资料等都可在线查阅;委员提案实现了网上提交审查、网上协商沟通、网上办理跟踪、网上公开答复、网上考评监督;以政协云平台为载体的网络图文直播等已成为宣传常态。与此同时,市政协常委会议室经过信息化的提质改造后,增加了远程协商视频会议系统和LED高清电子显示屏,为委员知情明政、履行职能创造了良好条件。
特别是在“政协云”微建议办理中,市政协不断强化手段、创新机制,对涉及民生热点问题的具体诉求,组织政协委员、职能部门工作人员加上新闻媒体的三方联合,直面问题,直击现场,以新闻舆论监督强化政协民主监督实效。
2018年5月,市政协收到省政协交办的微建议,得知某街道居民小杨因患精神疾病无法办理残疾证后,第一时间联合当地县政协,通过街道现场办公,不仅助推了残疾证办理,还为他制定了产业帮扶、低保提标、慢性病签约等帮扶措施。
2018年7月,市政协委员林辉通过微建议反映南湖广场丁字路口的人行红绿灯转换太快,行人在通过马路时存在交通安全隐患。在政协和新闻媒体的联动下,有关部门主动作为,积极回应,妥善处理。市政协还以微建议为抓手,推动微调研、微视察、微协商、微监督,通过探索“五微”联动+联合监督模式,一大批涉及城市环境、公共交通、市政设施、公益服务等热点、难点的民生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编辑:付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