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治市是依法治国的基础。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推动下,法治岳阳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法治意识得到增强,法治环境得到改善。但是,在培养公民法律意识、特别是依法维权意识方面,在培养干部法治思维,特别是依法办事方面还不尽如人意,还有较长的路要走。如何推进依法治市,更好统筹社会力量、平衡社会利益、调节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良好的社会法治环境,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最现实最艰巨的任务。为此建议:
抓形式创新,做“活”法制宣传教育,为推进依法治市营造氛围。开展集中宣传教育月活动。突出以领导干部为重点、以普通党员为重点、以执法人员为重点,广泛开展集中学习、法制宣讲进机关活动;突出以基层群众为重点,聘请普法能手和法律宣传小分队组建宣讲团,持续深化法律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活动,做到法治观念培养“从娃娃抓起”,从提高基层群众“信法不信访”的依法维权意识抓起。不断创新法治宣传载体,增强普法实效。继续加强法治文化建设,在全市中心城镇(区)打造一批法治文化精品。不断健全普法宣传教育机制,进一步落实“谁执法谁普法”工作责任制。
抓关键少数,做“强”执法队伍,为推进依法治市夯实基础。通过学习切实提高领导干部的法治观念,切实增强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推动工作的能力,推进依法决策和依法行政。通过培训考核提高执法队伍的法律意识,推进严格规范执法和公正文明执法。按照“用制度管权管人管事”的原则,结合“四公开、四整治”专项活动,健全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体系,把是否主动履行法定职责、依法行政、秉公办案、勤政廉洁以及执法的社会效果作为执法单位及其执法人员岗位目标责任制考核的重要内容。通过监管提高法律从业人员的服务水平,推进高素质、专业化队伍建设。
抓全面覆盖,做“实”人民调解,为推进依法治市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全市司法行政机关要努力实现人民调解组织全覆盖,实现哪里有矛盾纠纷,哪里就有调解组织。有效巩固提升镇村(社区)调解组织规范化建设,拓展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的覆盖面。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调联动”工作机制,健全依法维权和化解纠纷机制。
抓网络体系,做“优”法律服务,让依法治市的成果惠及人民大众。积极构建县乡村三级公共法律服务网络,在每一个县(区)建立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每一个乡镇(街道办事处)建立公共法律服务室,争取在每一个村(社区)建立公共法律服务站,力争形成“城市半小时,农村一小时”法律援助服务圈。积极推动将公共法律服务纳入政府公共服务体系,纳入政府购买项目,推动建立公益性法律服务补偿机制。引导法律服务从业人员积极参与重点项目建设,为项目建设提供法律咨询、法制宣传、人民调解、法律援助、公证等专业优质的服务工作。让法治岳阳建设成果惠及人民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