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协动态

风从沃野来

时间:2014-01-14 00:00    来源: 岳阳市政协    点击:

风情小镇,旅游小镇,宜居小镇。

这些曾经与边远农村乡镇不搭调的称谓,如今成了地处湘鄂赣三省交界处平江县南江镇的建设愿景。

1月6日,记者来到南江镇,欣欣向荣的景象让人眼前一亮——建成的商业步行街在全省乡镇中首屈一指;两栋25层高80多米的商住楼销售一空;汽车南站、美化亮化、消防设施、沿江风光带等一大批民生工程相继完成或立项,城镇功能日趋完善,俨然和城市融合到了一起。

镇党委书记宋炼钢告诉记者,作为湘北第一人口大镇的南江镇,集镇建设规划已经做到了2030年,届时,集镇面积将达13平方公里,人口超过15万。而翻开该镇发展的“版图”,当前,集镇面积已达6.5平方公里,8条主街道形成了四纵四横的交通格局,步行街面积8万平方米,2012年全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10亿元……这完全是一个小型县城的数据。

在我市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南江这一边境商贸重镇的代表,提出了“打造风情小镇、旅游小镇、宜居小镇,成为辐射湘鄂赣的湘北城镇明珠”的响亮口号。土生土长的南江镇人、市政协委员欧阳维新这样看南江镇的未来,“完全可以依靠生态立镇、旅游新镇、产业强镇、边贸活镇的思路和举措,建成城镇化建设的典范。”而在另一个全省城乡统筹示范点伍市镇的石桥村,村支书李后希说:“农村环境整治的关键是提高村民的自觉意识,从宣传到操作,我们做到了‘目标明确、属地管理、责任到人、奖罚分明’,形成了长效机制。”

一阅南江、伍市等村镇的旧貌换新颜,只是全市特别是平江县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的缩影。“规划上城乡同步,管理上城乡同治,投入上同时加大。”平江县政协主席洪志凡说,城乡一体化的实践成了村镇发展的最有力推手。

去年年初,受市委市政府委托,市政协开展了“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重点调研课题,相继提出我市城乡一体化的工作思路、目标、路线图以及12条具体建议。市政协调研成果作为市委市政府决策的依据,已成为一种良性互动。

为了做好重点调研课题,市政协先后分赴长沙关山村、光明村和靖港镇、乔口镇考察学习;并分赴全市六县四区调研,多次召开座谈会,反复征求意见,形成了《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调研报告》,勾画了我市城乡一体化的总体蓝图与目标,建议纲要引领、规划先导、领导重视、投入保障和改革推动,得到市委、市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

市政协主席赖社光在调研中多次提出,城乡一体化是把城市和农村作为一个有机整体,促进城乡资源优化配置和转化利用,从而统筹发展的过程。推动城乡一体化,要着重推动城乡规划一体化、基础设施一体化、产业发展一体化、公共服务一体化、管理体制一体化。

目标、措施的明确,仿佛从田畴沃野吹来一缕新风。据了解,我市近年来城乡公共设施不断完善,城镇规划初具雏形,园区产业发展不断加快,城乡环境同治成效明显,配套政策改革开始破题,城镇化率2012年达到49.3%,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但如何更好地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也成为不少政协委员和基层干部思考和关注的焦点。洪志凡说,建立城乡统一的就业制度迫在眉睫,要采取政府买单、市场运作等办法,加强对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就业能力,抓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宋炼钢谈到一些困惑:国家对农村融城的配套支持政策不够明确;农村村庄规划滞后;生态环境保护及公共服务设施还不完善,需要有项目、资金的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