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协动态

政协委员专题视察岳阳食品企业

时间:2013-07-23 00:00    来源: 岳阳市政协    点击:

食品产业是岳阳二个千亿产业之一,既是市委、市政府工作的重点,也是广大人民群众关注的焦点,社光主席高度重视,十分关注。6-7月份,在可波副主席的带领下,市政协经科委组织经济、工商联、科技、科协、农业五个界别的委员,先后深入君山区、经开区和湘阴县食品企业进行专题视察,委员们围绕食品安全和企业诚信,就如何加快环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打造岳阳千亿食品产业提出了建议。

省政协委员、市政协副主席、市工商联主席刘晓英反映,目前,受土地、资金等因素制约,我市食品加工业总体水平不高,产业整体竞争力不强,影响了食品加工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建议:一是为产业发展提供强劲动力。把食品产业作为我市第二大支柱产业来抓,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实行“以奖代投”;强化服务意识,在办理有关立项审批、引进申报、政策咨询、协调关系等方面,实行“一站式”和“保姆式”服务,提高办事效率。二是为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加强政府、企业与银行、担保机构的多方合作,形成政企银协调联动机制,引导金融机构制订专门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信贷政策;加强原材料基地建设,在农产品优势区域,建设一批与食品加工企业相配套、示范效应大、标准化生产好、带动面大的农产品原料基地;加大教育培训力度,依靠职业技术学校的力量,有计划地开展食品加工职业技能培训。三是全力打造产业“航母”。力争培养一批起点高、规模大、行业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形成产业群;加快洞庭湖绿色食品产业园建设,引导中小企业向园区集中,促进特色食品企业向园区聚集;抓好招商引资工作,力争吸引更多知名食品加工企业落户岳阳。

省政协委员、岳阳海日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吴细良就食品安全建议:一是作为专业从事食品安全教学和科研的高校,应该培养食品安全专业人才,开展食品安全课题研究,服务于我国的食品安全检测和监控,为更多企业提供技术支撑。二是注重食品安全源头治理。有的食品安全问题并不是在加工环节,而是在种植环节,如用药,用地的污染。政府要加快农村土地流转,主动为企业搭台唱戏,实行“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从最初级农产品种植开始抓起,从而有力保障食品安全。

市食品加工行业商会现有110家会员,去年企业总产值100亿元,安排就业2万多人。会长李碧章提出,这些企业发展已初步完成原始积累,但是企业的生产用地和厂房大多都处在城区且为租赁状态,无法继续扩大生产场所;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气味、烟尘和垃圾,不能集中处理,影响城市居民生活,不符合环保要求;同时由于企业没有自有的房产场地,企业设备的再投入也受到了制约,导致企业机械化水平难以提高,食品安全的偶然性增大。为此,就加大君山绿色食品产业园的建设建议:一是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市财政每年拿出一定数额的园区引导资金支持园区建设,区财政要想办法争取各级财政的项目引导资金,注意发挥市场机制的引资融资作用,广聚财源,加快园区建设。二是拓宽视野招商。既要重视培育、孵化具有地方特色风味的食品加工企业,又要筑巢引凤,吸引成功人士返乡创业,共同打造岳阳“鱼米之乡”的食品产业形象。三是市区政府制定奖励政策。建立激励机制,鼓励支持入园企业创新发展,转型升级,把食品生产与观光旅游结合在一起,把工业经济与体验经济结合在一起,打造高品位的绿色食品产业园。

市政协委员陈国泰提出,我国农产品以量为发展目标的传统农业生产理念,使整个食品工业的发展底子薄,行业规模小,加之政府对食品企业的扶持有限,国家对食品加工业的实施标准制定滞后,形成了食品企业产品档次不高,科技含量低、企业小而散的发展格局。就如何加快发展环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农产品加工业建议:一是由省委、省政府牵头在岳阳市君山区高起点高标准建设好洞庭湖食品工业园,使君山食品食品加工园成为整个环洞庭湖农产品加工与集散的中心,成为湖南农产品的一张名片。二是重点扶持基地建设,加大农产品加工研发的力度。要加大对原料基地建设的科研投入,引导科研院所参与农产品加工的研发;加大对基地周边环境和水源改造建设,控制原料基地用药量。政府要加大统防统治的力度,引导农民逐步减少用药量大的农作物的种植面积,规范农作物用药。

农业界委员李石夫认为,打造食品千亿产业,要始终将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作为“三农”工作的重心,突出特色,坚持走集群、品牌、创新发展之路。建议:一是省委、省政府尽快出台《环洞庭湖生态经济圈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规划》,建立长沙、岳阳、常德、益阳等环湖四市成立农业发展协调机构,统一规划布局农产品加工业;二是省政府在环洞庭湖区域布局一定数量的农产品加工园区,制订优惠的用地、用水、用电等政策,支持洞庭湖农产品加工园区发展;三是加大农产品工业扶持力度,整合新型工业化专项引导、中小企业发展、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林业贷款贴息、扶贫贷款贴息等可用于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资金,增加农业产业化财政专项资金,出台向农产品加工企业倾斜的税费优惠政策,减轻农产品加工企业负担以促进产业发展。

目前,农作物秸秆如棉秆,油菜秆等,几乎没有循环利用,大多数被农民一烧了之,成为污染环境、影响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进程的一大公害。农业界委员王光文投产的食用菌循环经济产业建设项目,利用生物技术将这些秸秆加工转化生成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及各类矿物质的优质食品,进入新的食物链供人类食用。如何发展岳阳食用菌经济产业,王光文委员建议:一是争取省发改委的重视,将该产业作为湖南省重大资源综合利用项目立项,并给予政策支持,争取成为国家发改委重点培育和扶持的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或资源综合利用骨干企业。二是省市两级政府金融办要协调驻湘商业银行,金融投资机构,为岳阳市食用菌循环经济产业建设项目进行信贷投放,风险投资、股权融资,上市培育等服务对接。三是省市国土部门和项目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要优先为本项目中“县市级食用菌经济产业科技示范园”核心区办理土地出让手续。

工商联界委员、市餐饮行业协会会长苏伟就岳阳市餐饮行业如何牢牢抓住原生态绿色这个主旋律,充分发挥地域优势和资源优势,做好餐饮大文章建议:一是依托渔业资源,做精湖鲜品牌。二是挖掘生态资源,创新餐饮风格。三是延伸餐饮品牌,积极引导有实力的餐饮企业创办农家乐经营。岳阳餐饮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要提高对餐饮经营与绿色生态农业二者关系的认识,更加重视生态产业的发展,确保餐饮的品质,以坚实的基础打造餐饮企业的品牌。

农业界委员涂天健认为,农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为食品安全的保障注入了新的发展元素。提高我国食品安全水平,最根本的就是要通过规范食品生产经营活动,提高质量安全控制水平来实现。因此,食品生产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推动诚信体系建设势在必行。首先,要加强企业及其领导者诚信道德的培养,营造诚信的企业文化。其次,要制定企业内部诚信准则。再者,要建立诚信道德奖惩机制,建立诚信评价和失信惩戒体系。

科协、科技界委员认为,食品不安全,既有食品原料和环境污染的因素,也有生产加工和市场管理的因素,但从本质上讲是企业和社会诚信缺失造成的,需要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和共同参与。建议:一是加强企业诚信建设。建立健全各类食品安全信用档案,推进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制订实施“黑名单”制度,完善政府监管、行业信用建设和社会监督三位一体的全方位监督机制。二是建立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食品安全管理控制体系。吸收国际先进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经验,将监督管理的重点从最终产品的检测过渡到生产经营的全程控制。种植与养殖阶段应推动实施良好农业操作规范;生产加工阶段实施良好卫生操作规范;流通阶段要进一步严格市场准入制度和加强食品市场的监督管理;消费阶段应加强对消费者的宣传教育和全社会参与意识。三是加大监管力度。加大对违法企业的打击力度,让犯罪分子付出高昂的代价。加大对职能部门的监管力度,铁腕查处失职渎职、以权谋私、执法腐败、部门牟利等行为;加大对地方政府的考核力度,把工作责任制、经费保障落实情况作为检查和问责的重点

市政协经济科技委员会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