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协动态

卫名城之冕 铸文化之魂

时间:2013-06-05 00:00    来源: 岳阳市政协    点击:

一座城市乃至一个国家,一个家族乃至一个民族,决定其美誉度和竞争力的,不仅仅是GDP和核能量,还要有以文化自信、文化自觉为基石的文化软实力。

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岳阳历代先贤为后人留下了光辉灿烂厚重博大的历史文化遗产,而岳阳历届决策者为传承城市悠长文脉,保护历史文化遗产而传薪播火,殚精竭虑,且各有建树,颇有成效。

然而由于诸多原因,历史文化名城保护遭遇困境,岳阳人在长期沉醉于拥有金字招牌的自豪中意识到了居安思危的极端重要。面对荣誉与尊严,一场名城保护战拉开了序幕。

城市卫冕,匹夫有责。为此特发表三条拙见:

一、保护重于开发。一个地域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人们共有的精神财富,对于该地域的决策者和享有者来说,只有保护的责任,没有破坏的权利。认真制订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并严格实施,是一种基于文化自觉的政治责任。岳阳的开发总体上是科学理性的,有了名城保护机构、保护规划、保护方案后,要正确处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利用的关系,确立保护大于开发的理念,与其乱动,不如不动。

二、责任重于荣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是华夏文明的瑰宝。三湘四水城市众多,而享此殊荣者只有长沙、岳阳、凤凰。长沙属省会,凤凰乃县城,作为地级市仅有我市独拥金冠。南正街上,那从历史风烟深处铺过来的长条麻石,是古街留给人们永恒的记忆与温暖,是写满文化符号的秦汉简册,也是历史肌体上宝贵的肋骨。漫步街头,沐浴着巴陵文明2500年历史的曙光,保护历史,传承文明,人人有责。推土机可以用来推走落后和贫困,但决不可碾压文明和历史。

三、明天胜于今天。文化是城市之魂、城市之根。传承历史文化,建设现代文明,是展示岳阳城市魅力和生命力的关键,我们在深入挖掘和大力弘扬以屈原和范仲淹为代表的“求索”文化和“忧乐”文化,以君山银针为代表的物产文化,以巴陵剧为代表的戏剧文化,以香莲、荷花为代表的民俗文化,让岳阳古城每一口新鲜湿润的空气,都吐纳着文化的芳香,让岳阳明天更加美好!

(作者系岳阳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国家一级作家